阅读历史 |

第35章 艾尔海森(2 / 6)

加入书签

“姐姐说到做到,说回家种地就回家种地,不去我就变成沙漠里的屎壳郎!”

2

明论派有一个学者放弃了学业打算回家种地去了。

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教令院,所有人对那位猛士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和不能理解。

说什么的都有,阴阳怪气的话米多听了不知凡几,但她并不在乎,因为米多这个人拥有着咸鱼最宝贵的品格,那就是外面的一切与我无关的摆烂心性。

不过有一件事,她不得不感叹。

不管是哪个世界,无论是科技的,还是魔法的,掌握大部分权柄或者是自觉学识渊博的人,都看不起泥里面抛食的农民。

他们觉得面朝土背朝天的农民活得不体面,一辈子与泥巴打交道是个卑贱的活,但是却忘记了,他们这些光鲜亮丽的知识分子却还要吃农民种出来的食物。

米多无奈的在智慧宫里翻阅着生论派的资料,结果她发现,无论是生物,植物,还是矿石,地里,这个世界更看重那些魔法生物,或者是有特殊药用的草药以及能够炼金的矿石。

这个世界的主流是魔法,他们将高级元素论和炼金术奉为真理圭臬,很少有人去关注民生,跟务农。

更要命的是,须弥这个国家,他就是两个极端,他有着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,但同时也有着环境最极端恶劣的沙漠领土。

雨林的丰沃堪比上辈子的非洲,物种丰富,土地肥沃,这里恨不得撒把种子,第二天就能长出食物来。

而沙漠就不是了,没水就没有活着的希望,即便那里矿产丰富,但是没有了人民必备的生活条件,那里的人们仍然需要为生存拼搏,这就造就了沙漠子民各个性格悍勇危险。

统治须弥的教令院忌惮这样的沙漠,身为上位者把控着最优渥的资源,但他们却根本不管沙漠人的死活,他们不说让雨林的作物和沙漠的矿产融汇与通,还用粮食和水控制沙漠之人,喝令他们听话。

并且为了防止沙漠人民跑到雨林地来侵占教令院的权威,上头还经常去贿赂佣兵,让沙漠之民不能团结起来。

这也是原身的米多小姑娘总是被排挤的原因,她是从沙漠中考入教令院的,小姑娘虽然脑子不开窍,但是她模样好,性格也温柔,对人和蔼,看到别人有困难能够毫不吝啬的上手帮忙,这样的人,哪怕学业回回垫底,还是能俘获一堆人的好感的。

但可惜啊,她是沙漠之民,教令院对沙漠非常忌惮,上行下效,其他的同窗也不喜欢和咪朵一起。

少女咪朵之所以拼了老命也不想回到沙漠中,就是因为她的家人死掉了,她想过好日子,哪怕教令院不适合她,哪怕这里的人对她并不友好,她也愿意留下。

米多不一样,米多性格咸鱼,她对吃穿用度没那么挑剔,她更讨厌身处在人心复杂的环境中,她看重精神愉悦感,所以勾心斗角的算计会让她有严重的精神内耗。

正因如此,大学时她拼了命的要考回家,因为她那个小镇比大城市要单纯多了,而且她的工作部门就三个人,除了她是个女孩,其他的两位比她大二十岁大叔,有老婆和孩子,她根本不需要和人对抗。

不过现在,那样的生活便宜了原身小姑娘了。

别再想了米多,再想下去你就要郁闷的去自杀了!

米多叹了口气,继续翻阅资料,她翻阅着手里蕈兽的资料和雨林中蘑菇的各种百科,无奈的扶额。

一开始,她说要回家种田也只不过是真的不想再学那该死的星相学了,而且她上辈子还真是学农的。

更何况,她当时话都说出口了,而且那个特别苟的导师为了逼自己骑虎难下,刻意将自己那天的话散播出去,现在教令院所有的学者都知道了,她转到生论派去了。

人活一口气,米多虽然咸鱼,但她也不能让人看扁了啊!

可是现在,当米多来到智慧宫,查阅这个世界的资料,对提瓦特有了大概了解后,又查找了虚空终端里,关于这个世界的年产量,以及每年被饿死的人数时,米多这才意识到,这个世界和曾经的种花有多么不一样。

她一开始只是想要改造家乡,沙漠的环境的,但是看到了这个世界,科技水平因为拥有魔法,所以不够现代,即便有比肩现代科技的国家,也都消失在历史长流里了,不够从那些文献中遗留的资料,那些消失的科技国家也是注重武器的研发,根本没有现代农业的部分!

所以,这里的人,真的和种花古代一样,魔法绚丽繁华的外表下,仍然掩盖着多数人因食物短缺而饿死的事实。

咪朵少女的家人,就是这样死掉的。

饿死?

这个词对米多来说熟悉又陌生,现在,只有她的父母和姥姥姥爷体会过那个缺衣少食年代的艰辛,也因此,即便他的父母和姥姥姥爷年纪那么大了,也依然执着他们乡下的土地。

他们一直耳提面命的告诉米多,食物的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